105年指定科目考試已落幕,想起去年指考時的心情起伏,與隨後等待成績單時的那段時光,特別想寫一篇文章,除了整理這一年在臺大的日子,也藉此分享給要選填志願的學弟妹們,希望能讓即將到來的大一新鮮人生活,過得更充實而有未來方向感。

來到臺大一年,覺得這個地方真的非常適合讀書,不說擁有許多設備先進的教室,各個教學大樓都設有圓桌開放區,供學生於課餘時間討論報告、抒發胸臆;總校區的圖書館群豐沛的藏書,與三百多個座位的自習中心,加上最近落成的社科院圖書館,充滿設計感的時尚建築,能夠身在此學習、讀書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。如果讀書讀累的話,可以沿著醉月湖湖畔散步,欣賞湖光、垂柳的景致,抑或是信步在桃花心木道上,享受綠光隧道的悠閒。臺大的美景不僅如此,留給大家自己探索。

臺大的運動設施也是一絕,雄踞新生南路與辛亥路的一隅,擁有多功能、高容量的臺大綜合體育館,提供臺大學生專業的運動設施之外,室內場地還有空調的服務,讓炎炎夏日運動,能夠有個涼爽的環境,想當然這些高級的設施當然需要一定的費用去維護,所以相比在交大使用免費、沒空調的體育館,真的不便宜。另外,室外多面的籃球場、排球場與網球場,也是平時運動的好去處。

大一新生的一年,轉眼即逝,不只是在交大,抑或是在臺大,然而同樣365天,求學的態度與整體的心境卻大不相同。在交大時,我是個正港的大學新鮮人,面對嶄新的大學生活,興奮是必然的,但更多的是懵懵懂懂;如今,在臺大,一樣是興奮,但興奮之餘,更多點穩重,與對未來更多的想法。

回想起在交大的兩年半,真的不夠積極,第一年剛進大學,就是很單純的聽任學校安排,以及順著自己的喜好過生活,對於未來的工作,也只有個大概的工程師幻想,而課業方面,也只是高中的課程結合微積分和英文,對於電機究竟在學什麼,並沒有很深入的了解,也不曾主動;第二年,專業科目開始加入,此時,才漸漸發現自己不太喜歡電機的課程,心存逃避的想法,不去面對未來究竟要朝什麼領域發展;直到大三上,眼看同儕已經決定好未來的方向,自己仍然一事無成,於是有了休學、重考的想法。

一年過去,在臺大的日子,儘管沒有第一次上大學的新鮮感,但是來到新環境的悸動,與過去積累的經驗和教訓,讓我花許多時間思考自己未來究竟要做什麼工作,並查詢相關的課程資訊;另外,臺大不定期會有企業徵才說明,或是企業聯合的大型徵才活動,都有助於更了解這些企業的性質和工作的內涵,例如:我之前參加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,Deloitte稅務部的徵才說明會,從中得到許多關於會計業轉型的需求資訊,也了解事務所的福利與稅務部的工作內容,對於這家全球知名的會計事務所有較深入的理解。最後,重要的是認真學習,儘管有些必修課的上課內容或是上課形式,並不是過往所習慣或所喜歡的方式,但強迫自己盡力適應,甚至是接受磨練,跳出舒適圈,也是培養未來競爭力的方法之一。

現在,大一結束後,我發現原先以為很有興趣的經濟學,可能跟當初的想法有所差距,思考後決定不以學術研究為最終目標,但是我仍想學好經濟學,也從研習過程中,慢慢學會用經濟學的思維,更透徹的洞悉、判斷事物;另外,大一的國企導論,讓我初步了解未來國企系上課的模式與領域,舉例來說,這門課要求研讀幾家公司的個案,隨後老師會依序問每個人與個案相關的問題,這種做法可以訓練在壓力下有系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,也可以培養相關的產業知識。除此之外,我也發現自己在會計學中的天分,可能是由於自己以前是自然組,一方面不會害怕繁雜的數字處理,二來邏輯思考比較好,能夠快速理解會計運作的方式,不過也可能是大一只學到初級會計的程度,我打算再進一步選修中級會計,來確認自己在這項領域的可能。

最後,總結在交大與臺大的大一生活,除了學校資源的不同和科系所學重點的差異之外,不管讀什麼科系如果能更早思索畢業後的可能規劃,積極瞭解系上課程與未來工作的相關性,並在自己有興趣的部分多加琢磨;最重要的是,跳出舒適圈,強迫自己做有意義卻不適應的事,從中拓展自己的韌性,就能避免自己陷入迷茫,徬徨未來不知何去何從的處境。而今,105年指考完,緊接而來的志願選填,對於每位考生意義非凡,每個志願的前後順序都有可能左右自己的去處,而上了大一之後,抱持著怎樣的態度來過新鮮人的生活,對於自己的未來更是事關緊要;希望我的一些經歷與心得能給學弟妹們一些想法。前宏碁CEO蘭奇曾說:「知道什麼事不必做,比知道什麼事可以做更重要。」冀望學弟妹們在選填時,除了考慮自己喜歡的科系,也可策略性地考量選校的機會,並在升大一後,主動探索自己的性向,從實際的嘗試中,找出自己的「不想要」和「想要」的未來,而能有充實而積極的大學生活,祝福各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